今天咱们来聊一个非常劲爆的话题,那就是科兴生物这家公司的控制权之争。这可不是一般的公司内斗,它可是涉及到了将近900亿元的疫苗红利,跨越了中国、美国、加勒比海的法律纠纷,还牵扯到了多个投资大佬和创始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一场将近10年的公司内斗,会让科兴何去何从?
图片由ai生成
科兴是家什么公司呢?简单说,它是一家在2001年由尹卫东和潘爱华共同创立的疫苗公司。尹卫东原本是唐山防疫站的卫生员,而潘爱华则是北大生物技术系的副主任。2003年,他们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让公司在美国挂牌,2009年又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旗下拥有北京科兴生物制品、科兴中维等多家企业。
但你肯定对这家公司有印象,为什么?因为口罩期间,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可是大名鼎鼎,自2021年以来获利约9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啊!更让人咋舌的是,科兴中维在2021至2024年间已经连续分红共480亿元,但作为母公司的科兴生物却迟迟没有分红。这就好比一个家庭里,孩子赚了大钱,却不给家里交伙食费,你说气不气人?
控制权之争是怎么开始的?
咱们倒回到2016年,当时科兴生物打算私有化,准备从美国退市回国再上市。这本是个正常的商业决策,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公司创始人尹卫东和他最初的投资人潘爱华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利益冲突,两人各自组成了买团发出私有化要约。
完成私有化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同意,所以两边都去争取持有33%股份的李嘉强。结果李嘉强站到了潘爱华那边,在2018年2月的股东大会上试图换掉尹卫东等董事。这下可好,两个董事会同时宣称自己合法,一场长达多年的控制权之争就此拉开序幕。
你以为这就完了?哎,这才刚开始呢!接下来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跨国法律悬疑剧。2018年到2025年间,安提瓜和巴布达法院两次判定李嘉强方提出的新董事会不合法。安提瓜和巴布达是一个加勒比海小国,属于英联邦国家。为什么要这家法院裁判呢?因为科兴就在那里注册的。但在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就是处理这些前殖民地上诉案件的最高法院,却突然反转,认定李嘉强提出的董事名单才是合法的!
图片ai生成
这就好比你在打一场篮球比赛,前三节你都领先,结果到了第四节裁判突然说之前的计分方式有问题,对方才是领先的。李嘉强获胜后,立即宣布原董事会2018年引入的新股东维梧资本、尚珹资本所持有的1180万股是无效的,并在2025年4月宣布为股东分红。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今年7月9日,科兴生物召开特别股东会,核心议题就是要罢免李嘉强主导的现任董事会,选举赛富基金提名的10人新董事会。结果会议开始不久,李嘉强就宣布休会,理由是部分股东不应该参会。
但是,赛富基金等股东并没有离场,而是继续召开了"续会",由卢毓琳主持,这位卢毓琳可是现任董事会中唯一被枢密院认可的成员。续会投票通过了罢免现任董事会,选举了新的10人董事会。
然而,李嘉强方面也不认输,坚持认为特别股东会已经延期,新选出的董事会无效。这就好比两支足球队在同一个球场上各自宣称自己赢了比赛,各自举着奖杯庆祝,你说滑稽不滑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股权结构复杂,而且各方对谁有权投票存在争议。科兴生物最大单一股东是赛富基金,持有15%股权;尹卫东持有8.85%;尚珹资本和维梧资本各持有约8.21%。而李嘉强的1Globe及其相关方受益所有权超过1800万股。
按照总票数7100万张计算,要赢得投票需要超过3200万张票。李嘉强方面约有1800万张票,而尹卫东阵营确定的票数约为3100万张,就差那么一点点。这就像是一场悬疑的选举,每一票都至关重要!
图片由Ai生成
巨额分红,谁说了算?
有意思的是,尽管两方争得你死我活,但对于分红这件事却都表示支持。李嘉强方面2025年4月提出的分红方案高达每股138.73美元,是科兴生物停牌时股价的20余倍!而尹卫东阵营也表示将继续执行已公布的分红计划。
这就像两个争夺家产的兄弟,虽然打得不可开交,但看到大把钞票要从天而降,都迅速同意"先分钱再说"。更有趣的是,据接近新董事会的知情人士透露,每股高达55美金的分红正在发放中,两方对此均无异议。
整个科兴控制权之争,说到底就是一场由巨额利益引发的公司治理悲剧。疫情带来的900亿元红利,让原本可能相安无事的矛盾被彻底激化。这也反映出一些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科兴选择在加勒比海小国注册,导致法律适用复杂;另一方面,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权责边界和冲突解决机制,使得一旦发生分歧就难以调和。
尹卫东与潘爱华的关系从合作伙伴变成对手,加上李嘉强的介入,让整个控制权之争愈发复杂。随着潘爱华2024年因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罪名获刑13年,这场争夺实质上演变为尹卫东与李嘉强之间的较量。
这场持续近十年的控制权之争,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有商业谋略,也有法律博弈,还掺杂着个人恩怨。而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是对900亿元疫苗红利的争夺,是对一家市值曾达数十亿美元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争夺。
无论最终谁胜出,这场公司治理的闹剧都值得我们深思:在商业利益面前,如何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处理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规避法律风险?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科兴一家企业,也是众多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你看,就是这样一场看似遥远的公司内斗,其实折射出的是商业世界中最本质的利益博弈。疫苗救人无数,却也因为利益,引发了这样一场勾心斗角的控制权之争。
垒富优配-加杠杆的股票-正规股票杠杆-免费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